海南醫(yī)科大學咨詢答疑請進學姐本校直發(fā)淘寶店:學姐本校直發(fā)甄選店
招生年份:2023 | 本院系招生人數(shù): 未公布 | 病原生物學專業(yè)招生人數(shù): 5 | 專業(yè)代碼 : 100103 |
研究方向 |
100103 病原生物學 01新發(fā)病毒性傳染病分子流行病學及診斷技術研究 02病毒感染與宿主相互作用;肝炎病毒復制機制研究;抗病毒小分子篩查及其機制研究 03熱帶病原功能基因組學研究;熱帶傳染病分子流行病學研究 04病原菌分子生物學;未知新病原的發(fā)現(xiàn)及基因組學研究 05媒介生物傳病機制及防制技術研究 06病原微生物流行病學及群體遺傳學研究 更多研究方向 | ||
考試科目 |
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(一) ③611西醫(yī)綜合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| ||
初試 |
611西醫(yī)綜合
考試范圍為基礎醫(yī)學中的生理學、生物化學和病理學,臨床醫(yī)學中的診斷學和外科學總論。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|
||
復試科目 |
復試科目:病原生物學
備注:本科學習專業(yè)為醫(yī)學門類、生物科學類、生物醫(yī)學工程類和生物工程類、醫(yī)學技術類中的醫(yī)學檢驗技術、醫(yī)學實驗技術和衛(wèi)生檢驗與檢疫專業(yè),并需獲得學士學位。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|
||
同等學力 |
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| ||
題型結構 |
611西醫(yī)綜合
試卷內(nèi)容結構 基礎醫(yī)學 約 70%(其中 生理學 約 25%;生物化學 約 25%;病理學 約 20%) 臨床醫(yī)學 約 30%(其中 診斷學 約 25%;外科學總論 約 5%) 試卷題型結構 A 型題 第 1~90 小題,每小題 1.5 分,共 135 分 第 91~120 小題,每小題 2 分,共 60 分 B 型題 第 121~150 小題,每小題 1.5 分,共 45 分 X 型題 第 151~180 小題,每小題 2 分,共 60 分 更多題型結構 |
||
資料說明 |
更多資料說明 |
復試 |
>>更多分數(shù)線信息 | ||
錄取比例 |
>>更多錄取信息 | ||
難度系數(shù) |
>>更多難度分析 | ||
導師信息 |
01新發(fā)病毒性傳染病分子流行病學及診斷技術研究 尹飛飛 02病毒感染與宿主相互作用;肝炎病毒復制機制研究;抗病毒小分子篩查及其機制研究 崔秀吉 03熱帶病原功能基因組學研究;熱帶傳染病分子流行病學研究 呂 剛 04病原菌分子生物學;未知新病原的發(fā)現(xiàn)及基因組學研究 牛莉娜 05媒介生物傳病機制及防制技術研究 李奕基 06病原微生物流行病學及群體遺傳學研究 吳金燕 >>更多導師信息 | ||
研究方向 |
招生年份:2022 | 本院系招生人數(shù): 未公布 | 病原生物學專業(yè)招生人數(shù): 7 | 專業(yè)代碼 : 100103 |
研究方向 |
100103 病原生物學 01新發(fā)病毒性傳染病分子流行病學及診斷技術研究 02乙型肝炎病毒復制及致病機制研究 03熱帶病原功能基因組學研究;熱帶傳染病分子流行病學研究 04病原菌分子生物學;未知新病原的發(fā)現(xiàn)及基因組學研究 05媒介生物傳病機制及防制技術研究 06病原微生物流行病學及群體遺傳學研究 07病原感染與免疫;熱帶病藥物研發(fā);病原-宿主相互作用 更多研究方向 | ||
考試科目 |
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(一) ③611西醫(yī)綜合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| ||
初試 |
611西醫(yī)綜合
基礎醫(yī)學 約 70%(其中生理學約25%;生物化學約25%;病理學約20%) 臨床醫(yī)學 約 30%(其中診斷學約 25%;外科學總論約5%)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|
||
復試科目 |
病原生物學
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|
||
同等學力 |
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| ||
題型結構 |
611西醫(yī)綜合
A 型題 第 1~90 小題,每小題 1.5 分,共 135 分 第 91~120 小題,每小題 2 分,共 60 分 B 型題 第 121~150 小題,每小題 1.5 分,共 45 分 X 型題 第 151~180 小題,每小題 2 分,共 60 分 更多題型結構 |
||
資料說明 |
更多資料說明 |
招生年份:2021 | 本院系招生人數(shù): 未公布 | 病原生物學專業(yè)招生人數(shù): 未公布 | 專業(yè)代碼 : 100103 |
研究方向 |
100103病原生物學 01新發(fā)病毒性傳染病分子流行病學及診斷技術研究 02乙型肝炎病毒復制及致病機制研究 03熱帶病原功能基因組學研究;熱帶傳染病分子流行病學研究 04病原菌分子生物學;未知新病原的發(fā)現(xiàn)及基因組學研究 05媒介生物傳病機制及防制技術研究 06病原微生物流行病學及群體遺傳學研究 07病原感染與免疫;熱帶病藥物研發(fā);病原-宿主相互作用 更多研究方向 | ||
考試科目 |
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1西醫(yī)綜合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| ||
初試 |
611西醫(yī)綜合
考查內(nèi)容 一、生 理 學 二、生物化學 三、病理學 四、診斷學 五、外科學總論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|
||
復試科目 |
復試科目:病原生物學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| ||
同等學力 |
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| ||
題型結構 |
611西醫(yī)綜合
試卷內(nèi)容結構 基礎醫(yī)學 約 70%(其中 生理學 約 25%;生物化學 約 25%;病理學 約 20%) 臨床醫(yī)學 約 30%(其中 診斷學 約 25%;外科學總論 約 5%) 四、試卷題型結構 A 型題 第 1~90 小題,每小題 1.5 分,共 135 分 第 91~120 小題,每小題 2 分,共 60 分 B 型題 第 121~150 小題,每小題 1.5 分,共 45 分 X 型題 第 151~180 小題,每小題 2 分,共 60 分 更多題型結構 |
||
資料說明 |
更多資料說明 |
招生年份:2020 | 本院系招生人數(shù): 36 | 病原生物學專業(yè)招生人數(shù): 未公布 | 專業(yè)代碼 : 100103 |
研究方向 |
100103 病原生物學 01新發(fā)病毒性傳染病分子流行病學及診斷技術研究 02乙型肝炎病毒復制及致病機制研究 03熱帶病原功能基因組學研究;熱帶傳染病分子流行病學研究 04病原菌分子生物學;未知新病原的發(fā)現(xiàn)及基因組學研究 更多研究方向 | ||
考試科目 |
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1西醫(yī)綜合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| ||
初試 |
611西醫(yī)綜合
考試范圍為基礎醫(yī)學中的生理學、生物化學和病理學,臨床醫(yī)學中的診斷學和外科學總論。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|
||
復試科目 |
復試科目:病原生物學
備注:本科學習專業(yè)為生物科學類(0710)、生物醫(yī)學工程類(0826)、生物工程類(0830)、基礎醫(yī)學類(1001)、臨床醫(yī)學類(1002)、法醫(yī)學類(1009)、醫(yī)學技術類中的醫(yī)學檢驗技術(101001)和醫(yī)學實驗技術(101002),并獲得學士學位。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|
||
同等學力 |
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| ||
題型結構 |
一、試卷內(nèi)容結構
基礎醫(yī)學 約 70%(其中 生理學 約 25%;生物化學 約 25%;病理學 約 20%) 臨床醫(yī)學 約 30%(其中 診斷學 約 25%;外科學總論 約 5%) 二、試卷題型結構 A 型題 第 1~90 小題,每小題 1.5 分,共 135 分 第 91~120 小題,每小題 2 分,共 60 分 B 型題 第 121~150 小題,每小題 1.5 分,共 45 分 X 型題 第 151~180 小題,每小題 2 分,共 60 分 更多題型結構 |
||
資料說明 |
更多資料說明 |
招生年份:2016 | 本院系招生人數(shù): 未公布 | 病原生物學專業(yè)招生人數(shù): 未公布 | 專業(yè)代碼 : 100103 |
研究方向 |
01分子病原生物學 02病原微生物新型疫苗和臨床檢驗診斷 03病原微生物致病機制 04臨床疾病分子診斷 更多研究方向 | ||
考試科目 |
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西醫(yī)綜合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| ||
初試 |
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| ||
復試科目 |
復試考試科目: 醫(yī)學微生物學 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 備注: 招收本專業(yè)及相近專業(yè)考生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|
||
同等學力 |
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| ||
題型結構 |
更多題型結構 | ||
資料說明 |
更多資料說明 |
手機登錄/注冊 | |
---|---|